美特好、華宇、田森、華聯、梅園百盛、長風、山姆士,加上即將于一個月后開業的洋超市沃爾瑪,在不到2公里的半徑范圍內,居然有8家大型超市。這讓山西華聯超市辦公室主任孫建多多少少感到驚訝。而對于生活在平陽路一帶的老百姓來說,頻繁的降價和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則讓他們目不暇接。
對于大型超市網點設置過密和建設混亂的局面,太原市商貿委有關人士稱新的規劃正在等政府部門批準。
逛超市趕早市
5月22日一大早,田森超市免費接送車拉來了滿滿一車光顧超市的消費者。由于是星期六,與平日大多數是老人的情景相比,當天的年輕消費者要多一些。從去年10月開始,田森超市20多輛免費接送車每天都要這樣迎來送往。消費者像等待公交車一樣,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隔一段時間就要排長長的候車隊伍。和田森超市一樣,山姆士、美特好、華聯等超市每天也要開進開出自己的免費接送車。
在美特好平陽路超市外墻上,讓人心動的巨幅促銷宣傳畫在風中起舞。家住附近的柳先生說,看著“在美特好您省得更多”的廣告語,即使只有幾種商品在進行低價促銷,但哪個消費者又能抵擋住這樣的誘惑呢?一位超市工作人員稱,超市每天都要推出一些促銷商品,以此來吸引消費者,創造更多商機。
為了買便宜的雞蛋、肉餡、小米等等,一些超市幾乎是每天都有許多老人在排著長長的隊伍。由于超市對這些低價商品采取限量銷售,這些老人在購買到商品后會到后面再排隊,以期得到第二次購物的機會。有些消費者還會因為有人插隊而發生爭吵。
騎著自行車在大街上走,會有超市的工作人員將一些宣傳畫塞到你的手里,各種各樣的商品宣傳畫非常誘人。還有一些人會在單位里收到超市寄來的宣傳畫。“有時即使是離超市有幾里遠,如果有需要的東西,還是忍不住會去看個究竟?!毕M者王先生如是說。結果是,買上了選好的東西,花費也超過了來時的預算。
競爭日趨激烈
太原市超市連鎖業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起步,并在90年代中期有了快速發展;到2003年年底,1萬平方米以上的超市已達到11個,主要分布在太原市迎澤、杏花嶺、小店區,其中,僅小店區的超市就有8家之多。
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一批資金雄厚、規模較大、管理規范、理念先進的連鎖公司脫穎而出,大型倉儲超市美特好迅速擴張成太原市連鎖業的龍頭老大。山西省木材公司盧大爺說,美特好剛出現時多風光,辦會員卡收錢、存包收錢、塑料袋收錢、用手推車也要收錢,過年買東西結賬就要排幾個小時的隊。但山姆士和田森超市出現后,美特好收費服務項目就取消了,過年購物也用不著排隊了。
收費服務項目取消只是超市競爭的一個開始,低價位真正拉開了大型超市的競爭序幕。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田森超市,幾乎每天都有人在排著長長的隊,目的就是為購買價格比外面低0.5元左右的雞蛋。
一位大型超市經營者告訴記者,超市爭奪的目標就是客流量,因此,必須費盡心機去準備顧客購買頻率最高的商品,從而將更多的顧客吸引到自己的超市來;為了吸引更多的客流量,就必須做到上貨架的生鮮產品新鮮、質量高和價格便宜。據統計,在超市銷售總額中間,食品所占的比例約為60%。而在食品經營中,生鮮產品,如蔬菜、肉類、水產品和水果等,不僅在食品中所占份額大,同時也是顧客購買頻率最高的商品。在有可能的情況下,大部分人愿意每天進超市購買這些商品。
據了解,沃爾瑪在全球最常用的一個競爭手段就是低價位。而對于太原的大型超市來說,低價位競爭還只是個開始。一些消費者在談到沃爾瑪的開業時說,現在大規模促銷活動成了超市搶奪客源的慣用手段,但往往只是同類商品中的一款做超低價、加大宣傳,就會給消費者造成一種普遍低價的感覺,從而促進其他商品的銷售。希望在洋超市的沖擊下,消費者能得到一些真正的實惠。
拼盡價格拼服務。從華宇、田森、美特好等大超市購物出來,收銀員都會詢問是否有會員卡,并且告知有會員卡某些商品可以享受更低的會員價。比如一袋火腿腸,會員價會比零售價低兩毛錢。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會員卡除了可以享受低價外,還可以在積到一定的積分后獲得超市的贈品,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超市穩定了客源。2003年10月中旬,田森超市首次在超市中開通免費接送車,到目前已有6條線路之多,免費車輛21臺。同年12月,省城學府街山姆士店開業后,免費接送車也同時開通。面對競爭,華聯、美特好等超市也不甘落后,或租或買,紛紛開通購物免費接送車。家住太原市義井的張女士說,現在超市大部分集中在市區,有免費接送車,我們住的遠的人購物成本沒有加大。各超市負責人談起免費接送車時認為,盡管這無形中加大了超市的成本,但卻延長了超市的銷售鏈,同時對超市也起到了一種宣傳作用。
在華聯、沃爾瑪這些外來超市在省城不斷挑起競爭戰火的同時,省內一些超市也邁出了向外拓展的步伐。山姆士超市已開到浙江溫州;田森超市繼在榆次開分店后,山陰分店也有望在今年六七月建成開業;田森正在與晉城市有關部門密切接觸,計劃建營業面積1.8萬多平方米的大型超市,預算總投資8000多萬元。
競爭力有待提高
盡管省城各大超市“打”得火熱,但據太原市商貿委的一項統計分析,目前省城超市規模仍偏小,銷售額的比重也較低——山姆士建南店2002年銷售收入為2600多萬元、美特好1億多元。2003年美特好3家超市全年銷售額大約在4.9億元左右,而國內最大的華聯超市僅2001年的銷售額已達到140.6億元。而沃爾瑪日前公布,2004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收入已達到648億美元。太原市商貿委有關人士認為,省城幾家超市在管理方面沒有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營銷戰略去占領本地市場,沒有創造出具有自身技術和知識產權的自有品牌,沒有形成一套融資、營銷、服務等方面的運行機制。這位人士認為,加強品牌建設要實現連鎖企業良性發展,在供應鏈的整合上必須有新的突破。現在省城許多連鎖企業的店鋪與經營規模已經達到了定牌生產的批量要求,今后在開發自有品牌時必須注意利用已擁有的店鋪網絡資源,通過品牌的競爭來爭奪末端通路的消費群體。
面對省城平陽路超市網點設置過密的現狀,太原市商業網點建設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稱他們已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只是由于目前商業網點的批準歸太原市計委和規劃局,網點辦只有建議權而無管轄權。太原市商貿委分管商業網點的一位領導婉拒了記者的采訪,他說,《2003年~2010年太原市商業網點規劃》已送交有關部門討論,等批準后有了管理權再說。據了解,早在1992年7月,省、市人大常委會就批準和頒布了《太原市商業網點管理辦法》(2000年9月重新修訂),該辦法對全市商業網點的建設、規劃、管理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但由于相關部門配合不力,致使該建的商業網點(如住宅小區等)沒有建起,無序競爭、重復建設的現象卻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