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我市流通現代化建設步伐,進一步規范副食品市場流通秩序,促進副食品經營“超市化”,確保食品安全,提升城市檔次,按照李秦生副市長的指示,市商貿辦帶領海港區市場建設管理局、金原超市、家惠超市、鑫龍市場等單位負責人一行8人,于8月31日至9月4日,赴福州市學習考察“農改超”工作,聽取了福州市貿易發展局介紹福州市農改超工作情況,并實地考察了永輝連鎖超市黎明店和超大連鎖集團省府店經營及沃爾瑪超市經營管理情況。現將學習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福州市“農改超”工作的基本情況
福州市從今年初開始推行農改超工作以來,以經營生鮮菜肉、蛋禽等品種占營業面積80%以上的生鮮超市逐步取代了傳統的農貿市場。目前已開業的生鮮超市有12家(其中8家由農貿市場改造而成)、動工在建的生鮮超市有11家, 已簽合同并準備裝修的生鮮超市有14家。在福州“農改超”工作的運作中,我們了解到,以連鎖方式經營的生鮮超市突出快捷、方便、價廉、衛生、安全的經營特色,采取統一采購、統一配貨、統一定價、統一結算的規范化的連鎖經營模式,解決了農貿市場在衛生、質量、安全、管理、稅收等方面出現的弊端,推進了福州市向現代流通業的發展,改善了城市面貌,促進了農副產品生產的產業轉化升級,增加了國家和政府的財稅收入,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農改超”工作的起因
隨著現代流通業的發展,福州市的商業流通業不斷涌現出各種新型的業態,麥德龍,沃爾瑪等世界商貿巨頭的落戶,好又多、新華都、大華都等大型超市的相繼開業,給福州市傳統的流通業帶來巨大的震撼和強烈的沖擊。與這些規模大、檔次高、管理規范的洋超市、大賣場相比,我們傳統的農貿市場所固有的環境臟、服務差、產品劣、價格亂等弊端突顯出來,成為城市經濟發展與城市管理中的突出問題,越來越不適應流通現代化發展的要求。2001年12月,李嵐清副總理在福州視察期間,對福州提出了加大農貿市場超市化改造的力度的要求,為大力推進現代商貿流通業態,加快商貿流通業發展,2002年1月,福州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農改超”工作,并將這項工作列為今年的“為民辦實事項目?!绷硪环矫?,就福州市生鮮經營的現狀來看,福州市農改超工作有著堅實的農業基礎,周圍有龐大的蔬菜產基地和大型批發市場,有較強經濟實力的公司一一超大和永輝,能夠形成連鎖,有能力建立生鮮配送中心,建立自己的蔬菜基地,能夠有效地降低成本,而且還可以最為有效地控制產品質量。加上政府在農改超過程中扮演著“助推器”的角色,通過政府在政策、資金給予
最大引導和支持,福州的農改超工作從實施以來取得了顯著成效。
(二)“農改超”工作的主要措施
“農改超”工作是一項情況復雜,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涉到各方利益的再分配和職能部門的職權調整,工作難度相當大。福州市主要從組織領導、規劃布局、輿論宣傳、政策扶持等方面入手,穩步推進“農改超”工作。
1、領導重視、協調有力
為了切實加強對“農改超”工作的領導,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福州市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和市長任組長,各有關部門和各區政府領導為成員的“農改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專門的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主管商貿工作的副市長擔任,辦公室設在貿易發展局,負責農改超具體工作。辦公室每星期五都由一位市領導帶隊實地檢查工作,現場協調解決有關問題?!稗r改超”工作的組織領導架構規格之高,是福州市目前各項工作中所沒有的,為歷年來所罕見,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同時,各級各部門能夠相互配合,密切協作,對“農改超”工作本著特事特辦的原則,及時解決有關問題,確?!稗r改超”工作得以順利推進。
2、大力宣傳、輿論先行
為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統一認識,改變傳統觀念,為“農改超”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今年初,福州市在部署開展“農改超”工作的同時,加大輿論宣傳的力度,通過各大新聞媒體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報道。一方面,大力宣傳“農改超”工作的目的、意義;另一方面,從反面批露農貿市場存在的弊端,通過生鮮超市與農貿市場的新舊兩種營銷業態的宣傳報道,“農改超”工作的開展營造出良好的社會氛圍。
3、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領導小組按照福州市東擴南進的城市發展規劃,綜合分析各區、街道的面積、人口的密度、社區大小、社會購買力以及道路交通狀況和車輛停放等條件,提出“農改超”的布局意見:今年在二環路以內,選擇40個農貿市場進行“農改超”改造;2003年,二環路以內的農貿市場基本超市化;2004年在二環路以內形成生鮮超市和配送中心合理布局和規范管制格局;在新建的城區內一律不再建設農貿市場。
4、政策引導,資金扶持。
在建設生鮮超市的過程中,福州市政府大力引導、鼓勵和扶持不同所有制的商貿企業積極參與農貿市場超市化改造。在政策引導方面,各職能部門本著特事特辦的原則,及時辦理項目建設的有關手續。在資金扶持方面,2002年從市財政拔出1000萬元專款,按照每平方米100元的標準,下拔各區政府,并要求各政府匹配50%的資金,專項用于解決農貿市場經營人員分流安置、產權贖買回購、經營設施補償等歷史遺留問題。此外,市里還撥出600萬元專項用于清理取締占道早夜市,撥出200萬元用于扶持生鮮超市龍頭企業大力推選與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對接,今年內計劃投入的扶持資金總額約為2300萬元。在稅收政策方面,對新開業的生鮮超市按照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營業稅,對農副產品增值稅發票問題,由當地政府開具證明給予解決。
5、分類指導,穩步推進
在推進農改超的過程中,福州市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采取三先三后的辦法分期分批進行改造。即先完成產權明晰的,后理順產權不清的;先消除占道市場,后改造室內市場;先突破中心城區,后選擇城鄉結合部。對列入今年首批“農改超”的市場進行分類,實行一場一策,對產權較為分散的,采取先立后轉的辦法,就近選擇合適場所新建生鮮超市,以新型的流通業態迫使舊的農貿市場轉變經營業態;對布局不合理的,動員從業人員分流改行,并對舊市場進行轉業態改造。對在原地改造的,先設立過渡市場將現有經營戶遷出,待改造完成后再取消過渡市場。分流安置農貿市場中經營者是農改超工作中一項極其重要的環節,在這一問題上,福州市采取了多渠道、分層次、多形式的分流安置辦法:(1)動員從業人員回原籍經商;(2)在新開業的生鮮超市招收一部分經營者或其子女。(3)對有一定實力的經營戶鼓勵其入股參與生鮮超市的經營;(4)鼓勵有條件的經營戶成為生鮮超市的供貨商,從事配送、加工等工作;(5)在二環路以外的尚未進行改造的農貿市場中進行安置;(6)在社區配套建設的服務業態中進行安置;(7)由勞動部門提供免費培訓,并提供其他再就業崗位。在福州的永輝超市黎明店,我們看到,在四千多平方米的營業賣場里,商品經營品種達到5000多種,其中肉菜水果等生鮮商品的比例約占70%至80%,農貿超市采取的是統一采購,統一貨、統一定價的連鎖經營方式, 在供貨方式上,建立自己的生鮮商品基地,根據自己的需要,把一家一戶農民組織起來,用承包的方式,對種植品種、種植數量和產品質量做出規定,確保產品的安全。超市環境整潔,服務規范,價格低廉。來此購物的群眾絡繹不絕,超市的日營業額平均達到三十萬元以上。農貿超市在給業主豐厚利潤的同時也令廣大市民獲得實實在在的優惠,還給政府增加了稅收,據統計,福州市已開業的生鮮超市,今年1——7月份上繳國稅3465.01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9%;今年1——6月份已開業的生鮮超市共上繳地稅達336萬元, 比去年同期增長71%。稅收的增加,為政府推進和扶持“農改超”工作提供了資金的保障。同時也改善了城市面貌,促進了農副產品生產的產業轉化升級,可謂一舉多得。
三、對我市農改超工作的幾點建議:
我市推行“農改超”工作具有一定的條件和基礎。目前,我市有著近30萬畝放心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生產周期長,品種較為齊全; 同時,我市形成完善配套的蔬菜副食品流通網絡體系。海陽蔬菜批發市場年成交額超10億元,進場經營的蔬菜品種來自全國各地;集發放心菜配送中心的擴建,極大地增加了蔬菜配送能力,提高了配送數量,為我市推選“農改超”工作奠定了較好的基礎。借鑒福州市推行“農改超”工作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我市推行農改超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本著統籌安排,抓點帶面、典型引路,分步實施,逐步規范的原則,突出抓好超市擴大生鮮經營面積,封閉式農貿市場改變經營業態兩個重點,堅持“農改超”工作與取締馬路市場相結合,逐步弱化農貿市場功能,大力推進副食品流通現代化,努力建立快捷、安全、衛生的副食品流通網絡。具體做法有:
1、典型引路,分步推進。根據福州的經驗,開辦農貿超市的途徑有三條:一是大型商業集團入主本地,新辦農貿市場;二是本地現有的超市企業擴大經營范圍,增加農貿超市經營(即“超擴農);三是將現在的農貿市場改成超市。從我市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我市尚無大型商業集團入主投資興建農貿超市,可以結合金原、家惠、百信等大型超市調整生鮮經營面積、新建的鑫龍、燕山等封閉式農貿市場改造工作,采取典型引路,分步推進的方式,實行超擴農和農改超工作,待取得成效后再進一步推開, 以點擴面,分期分批地對農貿市場進行改造。
2、政府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一是從菜籃子基金中拿出專款,以每平方米50元的標準對農改超試點單位給予補貼。專項用于解決農貿市場人員分流安置、產權贖買回購,經營設施補償等歷史遺留問題。對清理占道早市所需的費用,按實際收入, 由市、區兩級政府以及市場部門給予補償。二是“農改超”分流人員,由市場主管部門負責在其他農貿市場優先安排攤位,在收費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三是工商部門對農改超分流人員減免1——2年工商管理費用;四是土地、規劃、自來水、電力等職能部門對農改超試點單位在政策上給予適當傾斜 。
3、加強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要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統一認識,改變傳統觀念,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進行宣傳,為農改超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4、加強組織領導。農改超工作是一系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牽涉到諸多方面利益的重新調整,涉及到商貿、財政、建設、規劃、房管、土地、供電、供水、工商、城管、環保、衛生、消防、交通等諸多政府行政部門和執法管理部門,需要各級各部門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為此,建議市政府成立由市主要領導任組長,三區政府、市商貿辦、財政局、規劃局、土地局、城市管理局、公用事業局、電業局、衛生局、公安局為成員的“農改超”工作領導小組,“農改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商貿辦公室,主任由李學民擔任,具體負責我市的“農改超”工作,制定政策,合理規劃,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促進我市“農改超”工作健康有序地發展。